近年来,全国各地以智慧粮库为主要内容的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较大的提升了粮食收储企业运营效能,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为全面推进粮食行业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国家层面也为此动作频频,以求进一步规范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加强顶层设计。
为推进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域粮食监管、调控能力,发改委结合全市粮食行业信息化发展实际,全力打造粮情测报远程监管系统,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上下联通,保障全市粮食安全。
粮食仓储zui大的“敌人”就是虫害,为此,智慧粮库专门设置了虫情检测系统。在每个粮仓外都安装了一个长方形的盒子,“这是害虫传感器,由陷阱器、红外光断续器集虫装置等组成,采用陷阱原理捕捉粮虫并利用电子装置对其进行计数,实时监测虫害活动情况。”从打桩到封顶,“由于采用充氮气调储粮,因此建设时要保证每个粮仓能够气密。”“仓顶有隔热板,地面有专门的通风管道,屋内有一个可以电脑调控开关的窗户,这是解决粮堆通风降温的关键所在。
智慧粮库全部采用了自动化作业的机械设备,能够自动接收粮食包括提升、清杂、计量、输送和进粮入仓整个过程,粮食接收能力达到200吨/小时,跟原来传统接收方式相比速度提高了5倍之多。同时,智慧粮库还通过智能通风、粮情测控、环流熏蒸和充氮气调储藏等现代化的储粮工艺设施和新的技术手段,能够有力保障储备粮的安全储存。
智慧粮库示意图如下:
智慧粮库投入使用之后,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了我市储备粮食仓容不足的问题,而且对进一步改善城市储备粮仓储设施条件、增强政府对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和确保粮食安全等都将会发挥重大的作用。
- 上一篇: 智慧粮库不仅需要实现无纸化、更需要智能自动化
- 下一篇: 智慧粮库改善陈化粮问题